近期,南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奋斗目标,公布了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发展,人才发展、交通发展、都市圈发展等多个层面重点。
《规划》指出将布局南昌航空科创城,依托瑶湖东岸等区域优势,以南昌航空城为中心及周边区域,围绕航空动力、航空制造、航空新材料等重点研究方向,建设国家级实验平台,重点布局航空产品研发与制造、航空通用运营与服务等主要功能区块,建设现代化综合科技新城。聚焦光电、航空、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未来前沿领域,引进一批高水平实验室、研发平台、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等,打造科技研发、人才聚集、产业创新的“核心区”和对标世界的“科学岛”。
南昌市还将以建造虚拟现实产业链、移动智能终端产业链、LED产业链、5G产业链、中医药产业链、生物制药产业链、医疗器械产业链、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航空产业链九大标志性产业链发展为导向。航空产业链方面,主攻通航整机、大飞机部件、航空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及航空新材料研制,围绕教练机、无人机、通用飞机和大飞机等四大重点项目,构建航空制造、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临空经济“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航空产业体系,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试验试飞、适航审定、航空维修、航材交易、航空物流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基地,建设国产大飞机“重要研制试飞基地”和中国航空之都。到2025年,航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
建设航空运输重大工程,将推动昌北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周边道路交通集疏运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瑶湖机场试飞保障项目,用好低空空域,有序推进直升机起降点建设。谋划新建安义县、进贤县通用机场,提升商务、救援、应急防控等能力。
大南昌都市圈融合发展
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聚焦汽车设计研发、无人驾驶、航空设计研发制造、虚拟现实基础研究和应用、新材料研发等技术创新,部署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推广运用“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等方式,力争在航空复合材料、集成电路、微机电系统(MEMS)、中医药新药、新型显示技术、高端精密制造、感知交互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全力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在医药和生物、航天航空、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能源汽车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支持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培育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立研发机构、申报各类研发计划、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上市和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到2025年,培育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企业150家。
制造业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及产业链提升行动。坚持防风险与促提升相统一、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以电子信息、航空装备、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虚拟现实、5G等产业为重点,加大工业软件、微机电系统(MEMS)等关键领域基础部件强弱项、补短板力度,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全链条防范产业链供应链风险,全方位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等。
来源:南昌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