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构建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里我们提出一些初步思路,概括起来就是——香港示范、珠澳牵引、广深支撑。
香港示范,逐步组建大湾区航空应急救援的机构体系。香港飞行服务队目前有4架固定翼飞机、7架直升机和278个公务员职位,仅2020年前8个月就响应了1738次医疗、搜救和灭火等航空救助召唤。服务队下设五个支援组别:行动组、训练及标准组、工程组、机构安全组和行政组,分工明确、训练有素并高效作业。
大湾区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不妨先从向香港飞行服务队派人员学习交流开始。首先要研究及借鉴国内外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验;逐步建立航空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并整合大湾区现有的航空、医疗、消防等专业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员培训;而后致力于统筹构建响应范围覆盖整个大湾区的“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城市航空应急救援基地”和“片区航空应急救援起降点”等多层次布局的地面场站及空中救援力量,配备相应规模的装备、人员和物资体系。
珠澳引领,统一搭建大湾区航空应急救援的信息平台。珠海是中国国际航展的主办地,也是中航通飞、南航通用航空等著名通航企业的驻地,区域内通用航空制造、运营和维护力量较强;澳门是公务航空展的主办地,而公务机在航空应急救援中主要负责中远程的区域外医疗转运。
大湾区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不妨以珠海和澳门两大航展所在地,搭建服务于区域内并联结区域外的航空应急救援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应该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通讯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级通讯保障系统等,联动区域内各地应急救援专用飞行器等配套救援设施;二是信息资源库建设,建成满足突发事故航空应急救援需要的专家、地理信息系统、突发事故基础数据、专项预案、应急队伍、抢险物资和装备等信息资源库;三是仿真模拟研究,进行突发事故灾害仿真、灾害评估、应用系统、应急救援原型系统等方面的数据积累与共享。在此基础上构建航空应急救援的区域指挥中心和各级指挥体系。
广深支撑,建立完善大湾区航空应急救援的运行机制。广州和深圳,作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中的两个近距离的组合,是支撑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支点。两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一方面决定了其对航空应急救援的需求尤为迫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能力通过科学研究和先行先试,来建立和完善整个区域的航空应急救援运行机制。
大湾区建设航空应急救援体系,不妨先以广州和深圳两个核心城市做支撑。首先,开展专题的标准、规范和立法研究,保障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各部的衔接和事发时的操作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其次,通过专项的基金投入,保障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初期无法盈利时的持续发展;再次,面向市场和大众需求,通过在广州和深圳及临近区域的航空救援活动,实践中完善整个体系的运行机制和流程,包括探索金融保险等能够促进航空应急救援普及的保障措施;此外,支持区域体系建立所需要的培训和科研,向大湾区其他城市输出航空应急救援的力量和标准。
大湾区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探索、建立和完善,还需要解决许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整合区域内所有的救援力量避免各自为战,如何解决各单位救援装备制式的参差不齐,如何摆脱对国家救援力量的依赖,建立市场化的长效航空应急救援机制等。但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区域的先行先试,对整个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我们期待航空应急救援,早日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力量!
(本文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
【注:本文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应用示范与救援演练研究课题资助(编号:2016YFC0802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