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混合所有制新局(9)
本报记者 张焱
“航空公司过去大多是国有控制,现在航空业已经大众化和普及化,要有更多的运力才能保障民众对于航空这种交通工具的需求,这给民资带来了机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本报记者采访了多方人士,试图对民用航空领域未来的国企改革做一些预判和展望。
通用航空或成为所有制改革重点
“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需要国资委及相关部委拟定具体改革方案,然后按照相应的时间表去执行。”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中国航空运输业潜力巨大,国内航线客运市场位列全球第二位,国际航线客运市场和国际航线货运市场分别位列全球第七位和第四位。2010年—2015年,全球旅客客运总量预计将增加到35.5亿人次。在增加的8.77亿人次的旅客中,预计有2.12亿人次来自中国航线。
同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向本报记者表示,“因为中国区域航空业发展未来潜力巨大,所以对区域性航空公司的投资加大是个趋势,民资等多种资本参与其中、提速发展是必然的。”
2012年7月颁布的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产业。到2020年,我国民航服务领域明显扩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
“通用航空有大的发展潜力,民营资本在通用航空市场中可以大有作为。”高远洋指出。
“当下,国资委等部门要科学制定一个名单,即哪些企业必须改造成混合所有制,哪些企业可以适度改造成混合所有制。”蔡继明建议。
开放市场和放开产权相结合
“估计近期国航等国有企业总体资本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未来在一些领域可能会逐渐放开。”高远洋对本报记者表示。他预测,“在航空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绝对是一个趋势,在一些区域民资可能占主导地位,一些非主业业务是民资进入的领域。”
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罗天昊则告诉本报记者,“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国资要控制,对于竞争性或充分竞争性的行业要给予多种所有制充分的空间。眼下要先对国有企业分类,是政策性还是公益性国企,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航空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也要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告诉本报记者,“按照改革的整体进程,民航、汽车、火车、公路等国资垄断的领域在2014年会进一步开放,让民资参与,民资参股和逐步实现混合所有制是一个大方向。”
李锦表示,过去是民资不同程度地参与,下一步要加大民资参与的力度和领域。未来改革中还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如“玻璃门”等问题,但是这次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体现了高层的意愿和决心,相信会有很好的改革前景,“玻璃门”还可能出现,相信会比以前少。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向本报记者表示,“现阶段,一方面要继续开放航空市场,另一方面,要使航空公司的母公司放开产权,让民营资本等多种所有制参与,做到开放市场和放开产权相结合。”